这些民俗文物老一辈肯定都见过!周末一起来株洲博物馆里寻宝探古~

  • 2022-09-26 17:25
  • 来源 : 韵动株洲
  • 阅读:2438
随着时间的流逝

很多民俗文物逐渐消失在人们生活之中

但却留在了老一辈株洲人的记忆里

很多物件的使用方法和运行原理

还值得细细研究

跟韵动君一起打卡

走进从前的生活

寻找乡愁中的记忆吧~


一、脚踏水车


微信图片_20220926171342.jpg

▲图源:株洲博物馆


水车即龙骨车,此件为脚踏水车,农户踏动拐木,带动龙骨刮板翻转刮水上岸,将低处的水流引入到稻田之内。若水面离岸高有三丈,便可用三架或多架车分级提水,浇灌高三丈以上的旱田。


二、扮桶


微信图片_20220926171623.jpg

▲图源:株洲博物馆


扮桶有方、圆两种。收获时若稻田和稻谷潮湿,无法在晒场上脱粒,可采用扮桶在田间脱粒。使用时将稻穗砸击在脱粒板上,稻谷与稻穗脱开完成脱粒。


三、鱼漏


微信图片_20220926171719.jpg

▲图源:株洲博物馆


鱼漏一端为圆形大口,另一端尾部收紧。最巧妙的是内部中间,有一截口大尾小带竹片倒刺的机关,小鱼小虾只能钻进去,不能钻出来。鱼漏一般放在鱼虾游动的通道上,过一定时间后从水中取出,将鱼漏腹中的鱼虾捞出即可,省时省力,捕鱼效果甚佳。


四、竹夫人


微信图片_20220926172014.jpg

▲图源:株洲博物馆


竹夫人又叫青奴、竹奴,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消暑用具,一般长约1米,中空,四周有竹编网眼,睡觉时抱着它,十分清凉。


五、斛


微信图片_20220926172106.jpg

▲图源:株洲博物馆


斛是中国旧时粮食交易的计量工具。此种量器分方形或圆形两种,有上下大小一致的,也有口小底大的。其容量计量一斛原本为十斗,后改为五斗。


参观须知


根据株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自2022年9月10日至10月31日,特别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项: 


1、进入株洲博物馆时须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手机观众请提供纸质核酸阴性证明或使用有效身份证刷防疫柱入馆。无核酸检测证明拒绝进入,请予以配合。


2、从外省及省内涉疫地区进馆时应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观众在馆期间须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并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聚集扎堆。


4、株洲博物馆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随时调整开放服务措施。敬请关注株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动态信息。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25停止预约 16:30停止入馆 )


每周一(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及农历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二闭馆。


入馆方式


疫情防控期间株洲博物馆入馆实行预约制,请您提前关注株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登陆官方网站,在线预约获取株洲博物馆入馆门票(二维码门票),凭二维码门票入馆。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相关阅读

株洲美术馆党员干部一线战“疫”

株洲市全民健身、体彩党支部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践初心、担使命

市图书馆延长闭馆时间通知

相关活动

【活动预告】9月17日相约九畹书院!一起来聆听余三定讲述《我看株洲文学创作》~

【活动预告】“戏曲进校园”活动即将开启,快来预约吧!

【展览预告】“长江颂”百位长江流域书法名家作品(株洲)巡展

相关场馆

株洲市第二工人文化宫乒乓球馆

株洲市第二工人文化宫羽毛球馆

株洲市国潮体育篮球馆

0条评论
回复

路飞
25分钟前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