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打铁水”将有一份省级数字化档案!

  • 2020-09-10 14:58
  • 来源 : 攸州发布
  • 阅读:1000

“攸县打铁水”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项目,日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摄制组对该项目进行记录,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


640 (7).jpg


在攸县文化馆搭建的摄制棚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接受摄制组的专访,讲述“攸县打铁水” 的技艺、传承、授徒等故事。“攸县打铁水”起源于明末清初,鼎盛于清代至建国初期,至今已跨越了三百多年的时空隧道。项目的神奇之处在于“打铁水”表演人能用手掌接触摄氏1500度以上的铁水打出铁花,在夜间尤为绚烂。在烟花不多的年代里,“打铁水”被人们寓意为越打越发,事业兴旺发达。目前,在县非遗保护中心的统筹下,该项目已授徒23人,且已形成完整的演出团队,每年表演场次达100余场。


640 (8).jpg


攸县文化馆馆长陈前:“现在我们攸县的现状就是,这个以前濒危到即将失传的项目变成了现在不仅有传承人,而且传承人还在逐年增多。”


640 (9).jpg


 据悉,本次拍摄内容共有4个版块,分别是口述篇、实践篇、教学篇和综述篇。拍摄成果将上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备份由攸县非遗保护中心保存。目前,摄制组已完成口述篇和实践篇的拍摄,下一步,摄制组将深入传承人家中,进行全方位取景拍摄,多视角、深层次对“攸县打铁水”的历史、文化、旅游等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


640 (10).jpg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化记录工程摄制组导演史少灵:“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抢救和保护,我们做的这项工作,就是要让我们国家的文库里永久保存起来,将来我们要把它拿出来,即便有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仍然可以学会传承下去 。另外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我们国家对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

相关阅读

株洲美术馆党员干部一线战“疫”

株洲市全民健身、体彩党支部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践初心、担使命

市图书馆延长闭馆时间通知

相关活动

【活动预告】9月17日相约九畹书院!一起来聆听余三定讲述《我看株洲文学创作》~

【活动预告】“戏曲进校园”活动即将开启,快来预约吧!

【展览预告】“长江颂”百位长江流域书法名家作品(株洲)巡展

相关场馆

株洲市第二工人文化宫乒乓球馆

株洲市第二工人文化宫羽毛球馆

株洲市国潮体育篮球馆

0条评论
回复

路飞
25分钟前

正在加载...